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不少同学都觉得化学难学,其实只须学会办法,熟记要点,化学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1.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一
反应焓变的计算
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借助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容易见到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依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dΔfHmθ]-[aΔfHmθ+bΔfHmθ]
2.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二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定义: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
原电池的电能
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3.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三
1、状况: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
醋酸;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4.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可以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可以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假如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能先用水洗,应依据状况飞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双眼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准时想方法处置。
5.称量药品时,不可以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可以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或接触筒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越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容积的1/3。
8.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能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能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越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非常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5.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五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6.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六
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怎么样检验乙醇中是不是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怎么样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
3、化学性质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CH3CH2OH
7.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七
1.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个时候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OH-=H2O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渠道无关,假如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8.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八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减少温度、增大压强或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高压既有益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施的需要也高,故压强不可以特别大。
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离别出去,能维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合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实际转化的比例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探寻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合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使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9.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九
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借助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10.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笔记 篇十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